高醫實習第14章:腦神經內科

算是一個內科系生涯的起始吧,原本就已打算走內科的我,也有考慮過神內,於是決定intern時先來看看如何。神內病人以中風為大宗,不過不同的團隊,病人也不太相同,以我這個團隊為例,因為是以PNS(peripheral nerve system)為主,幾乎可說沒有中風的病人,病人來多半是radiculopathy、myelopathy、各種原因造成的seizure(印象最深的是鋰鹽過量的精神科病人),或是一些比較神內較專門的疾病,包括Guillain-Barré syndrome、Multiple sclerosis(多發性硬化症)和Myasthenia gravis(重症肌無力)。



其實這些疾病本身是有相當多的東西可以探討的,在了解這些疾病時也頗有興趣。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總覺得神內似乎和我愈離愈遙遠,首先煩雜的NE一直都練不熟,又覺得NE學了這麼複雜,對於疾病的診斷有相當大的侷限。而神經科的檢查非常地多樣化,腦波圖、肌電圖、各式各樣的神經傳導、頸動脈超音波,卻沒有一項很具有決定性的診斷意義,對病人來說,可能每天都有新節目,但是當他問起這個節目能對於病情了解有多少幫助時,卻蠻難回答的,因為單靠其中1、2項是很難說出什麼明確答案。神經學本身是一門相當深奧的學問,需要整合和歸納相當多的檢查項目來推理,才能導向一個可能的方向,但這個推理的過程需要累積相當多的經驗,不是說翻個書就能領會。有些病人甚至到出院了還是無法合理地解釋他的病情,儘管症狀上看起來是有些改善。這讓我變得有些失望,可能自己不是走這個科的料子。神內實習完後,我就決定要走內科了,神內已被我排除在外。



神經科遇到的R學姊是之前在小兒科遇過的,很有緣有再度碰面,她讓我練習接了很多new p't而且從旁給予協助,收穫還不少,可惜我的NE實力怎麼唸書卻都一直停滯不前,可能會讓她有點失望吧。第一次遇到講英文的病人,是個菲律賓來台灣居住10幾年的白領員工,國語不是很熟,還好她先生會國語,而且夫妻態度都很友善,不過我還是很努力用英文來試著交談看看,雖然大概雞同鴨講的機會偏多。結果nurse竟然說她都直接和病人講國語,真是太奇怪了。



預官考試結束了,結果還蠻順利的,總算可以放心。神內積了很多假,包括除夕在星期天的補假、週末去神內icu可平常挑1天補休、預官考試、當兵體檢,結果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出現了3、4天的連假,我甚至連5天,不過第1天下午在體檢後有回來補做點事,畢竟R學姊還要去樓下看門診。放假中間也沒特別去哪裡,多半在家休息,或和家人去旗津吃吃海鮮及散步等。



神內值班的call數還不少,大夜倒是比較看運氣,有時很穩定有時很慘,不過神內nurse態度都還蠻好的,除了假日值班有找我訂便當飲料外,在9ES的時候,有一回還跟我一起去換藥,幫忙遞換藥的東西給我,另一回則是有個第1年上班的nurse陪我去拔hemocath,中途遇到紗布不夠還主動幫我多拿,讓我很感動,在外科幾乎沒有這樣的待遇。而在7A,記得有個nurse學長看到我們只要站在櫃子附近,都會主動前來問我們在找什麼,甚至拋開手邊工作主動幫我們找,讓我印象深刻,還有其他nurse有時會幫忙把NG的東西備好之類。其實2個station的nurse通常看到我們在找東西時,都會問我們在找什麼,就算沒幫我備東西也讓我覺得很受尊重,能在這樣的環境工作感覺很好,可惜我已經決定不走神內。不過聽說我離站後,下一大組前來,好像對這裡的nurse很感冒,說值班都會亂call讓他們很痛苦,態度也不友善,這似乎和我當年的印象有很大的落差。



以前有不少的人說高醫nurse很糟,只懂得幫R/VS備東西,不像外院nurse都會幫intern備東西。其實我不會特別想要別人備東西,反正intern做的procedure,需要備的項目不算很多,能自己找到而不麻煩別人是最好,畢竟大家在工作上都是很忙,應該要互相體諒,而不是說只會要求對方做這個做那個。自己能記下東西位置,節省別人的麻煩不是很好嗎?當然記不住的時候,能夠給予一個方向也是必要的啊,畢竟每個station外表都長得很相似,但打開櫃子會發現擺放的東西都不一樣。不過說不定這只是我在高醫久了,才會產生這樣疑似自我安慰的想法,如果我都是在外院實習的話,搞不好也把nurse備東西視為理所當然,有個成語叫作「橘化為枳」,也許可以解釋這一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熱力狂飆 (Heat: Pedal to the Metal) 規則重點整理

大創造時代 (Age of Innovation) 規則摘要

終極無可爭辯的方舟動物園(Ark Nova)地圖等級清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