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Top 10 Board Game 十大桌遊回顧

之前有分享過2021和2022的十大桌遊回顧,很快地又到了一年的尾聲,本次當然是來分享2023年的十大桌遊回顧了,不過今年雖然買的遊戲和2022年差不多,但實際有開遊戲的場次卻比去年少了許多,覺得能列入的十大,沒有像去年可寫那麼多東西。今年買的有些大作像是卡內基或黎明新生,目前還排不進要玩的遊戲名單,只能等明年再來挑戰了。

之前的回顧請看此!
2021年Top 10 Board Game 十大桌遊回顧
2022年Top 10 Board Game 十大桌遊回顧

選入標準:
1.不一定要2023年才出版的遊戲,但是必須是2023年才玩到的遊戲。
2.遊戲類型不限輕中重策,主題或家庭聚會也可以。
3.挑選的方式當然是主觀的,因為是我個人的喜好


1.十大桌遊 (複雜度由輕至重排列)

1.提戈梅公會
The Guild of Merchant Explorers (2022)


這款是個紙筆遊戲成為具體化桌遊化版本,扮演在提戈梅王國這個地方,要如何將自己的版圖拓展路線出去。遊戲的進行方式非常的簡單,分為時代I、II、III、IV。時代I會出現5種地形牌+1張時代I牌,當抽到時代I的牌,每個玩家都會抽二選一,所以都是獨一無二的;時代II則是上述牌庫全部+再多1張二選一的特殊地形牌;所以到時代III時,每個玩家都會有3張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形牌,而時代IV又多了一張時代I/II/III/IV牌,可以任選時代I-時代III的牌再選一張使用。利用這些地形牌,每個人會組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線,簡單而輕快,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的地圖,所以基本上互動很少,只有搶成就的時候才會有互動。由於簡單容易上手且不會有固定套路,有隨機性但又不會讓人覺得純憑運氣,推新上還蠻容易的,缺點大概就是遊戲只能4個人玩。

個人有翻譯玩家幫助卡

2.未知行星
Planet Unknown (2022)

近來買的遊戲,很多背景都是人類在地球無法生存,進而要去其他星系或地方發展,像是重塑火星、水下城市、歡迎來到月球、黎明新生、太陽之外等等。而未知行星是一款簡單有趣,Combo感強烈,賞心悅目的板塊拼放遊戲,支援1-6人彈性高,且是所有人同時拿取板塊拼放,downtime時間短,但玩時互動不多稍嫌自閉,基本上大家還是以自己拼爽為主,為了卡別人而拿自己不想要的板塊應該機會較低。除了6個相同的起始行星,另有12個各自不同的行星,此外除了起始派系,還有8個不同的派系(文化、液態水、生物質、探測車、科技的奬勵軌不同),可以讓玩家來作出千變萬化的選擇。零售的豪華版可說是誠意滿滿,基本上不需要什麼擴充了,這一大盒就很夠玩了,但是照慣例,熱賣的遊戲擴充還是會出吧。

3.X行星之謎
The Search for Planet X (2020)


在冥王星被除名之後,太陽系只剩八個行星,但是相傳在海王星之外,仍有個巨大的行星正在干擾太陽系外圍的星球走向,而這個行星被稱為「X行星」。遊戲中是扮演一群天文學家,如何利用現有的線索,最早發現傳說中的X行星。扇形區若是標準模式是有12個區域,專家模式有18個區域,每個區域只有1種天體,所以接著就要靠推理了。

以下是標準模式的十二個區域
彗星x2:只存在於2/3/5/7/11
小行星x4:至少與另一個小行星相鄰
矮行星x1:不與X行星相鄰
氣體雲x2:至少與一個空域相鄰
X行星x1:掃描時顯示為空域
真正的空域x2:沒有星星

勘測:選擇一個範圍(數個扇型區域),告訴你這個範圍有幾個你所詢問的天體。
掃描:選擇一個扇型區域,告訴你為何種星體,但是若是X行星,會被掃描為空域。
研究:研究一個課題,可得到更多線索。
定位X行星:告知X行星和其左右的天體為何,APP會告訴你答案。

這個遊戲常常被拿來跟詭影尋踪(Cryptid)來比較,最大的差別是這個遊戲只支援1-4人而不是2-5人,另外還有APP的輔助,這個很重要。在詭影尋踪裡,如果有人遊戲中給出錯誤的提示或線索,那麼是會明顯影響其他玩家的體驗。但是X行星之謎因為有巧妙的APP設計,就算有人真的玩錯,其他人仍能在半信半疑之中完成遊戲。我們在玩的過程中,由於需要有一個人先負責開遊戲,然後會產生一組代碼,其他人只要輸入相同的代碼,就能一起遊戲,但其中一個玩家因為輸錯代碼,導致他跟其他人研究的是不同的星域!因此他每次擺放的位置,都讓人心生疑惑,覺得是真的自己推理錯了,還是只是釣魚的煙霧彈?直到遊戲結束時,才發現真的是玩錯了,但是大家還是能順利完成遊戲。以前小時候也是會玩一些類似這種的推理遊戲,但這款遊戲算是位置推理遊戲的天花板了。

4.心靈特工:靈能諜報“遊戲”
Mind MGMT: The Psychic Espionage “Game.” (2021)


2022年底-2023年初,買了好幾款推理類遊戲,包括X行星之謎、白教堂血案(Letters from Whitechapel)、和這款心靈特工。一開始推理遊戲玩白教堂血案會覺得體驗蠻特別的,且主題帶入也不錯,但是遊戲過程有點冗長且略顯拖沓,總覺得犯人很容易逍遙法外。但是心靈特工就不同了,雖然這是美式漫畫,劇情本身的帶入感不強,但是遊戲的張力卻十分夠。

心靈管理局一直依靠靈能特工,來阻止全球性的危機,但是叛變特工卻覺得他們才能對全世界的未來作出最美好的規劃。在這場靈能諜報遊戲裡,每一局心靈管理局招募員(負責匿踪和逃跑)在整個城市裡尋找新人加入,但不能透露這些人的位置與目的;而叛變特工(負責抓人)必須阻止心靈管理局,來防止他們透過招募新人,進而鞏固對全球大事件的掌控!

第一次帶新手玩時可以先使用訓練任務,之後就可以進行完整遊戲。遊戲還提供雙方陣營各7個擴展包,可逐步增加彼此的勢力,所以規則可以從淺入深循序漸進,愈玩思考量愈大。另外除了彼此對抗外(遊戲最多支援5人,包括1位招募員跟4位叛變特工),也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的APP,開啟合作模式。大家可以一起合作對抗電腦玩家,其實也相當有趣,因為玩叛變特工比較好玩且思考量也比較巨大。

遊戲的美術也是一絕,因為是找原本的漫畫家來畫,那個風格十分特別而有創意,跟古板樸實的歐式策略遊戲完全不同,個人雖然少碰美式漫畫,但還是覺得收藏這款桌遊就像是個藝術品,十分特別。這款只有簡中版本和英文版本,且台灣無店家引進,實在有點可惜,個人覺得是兵抓賊推理遊戲的天花板,沒有能取代了。

5.葡萄酒莊園精華版
Viticulture Essential Edition (2015)


這款遊戲在我2020剛進入桌遊圈時就有聽過,但那時因為缺貨而一直沒有機會玩到。好不容易終於等到菜鳥的大全套,不過那個木紋大紙盒,個人覺得不實用就賣掉了。由於托斯卡納擴充(Viticulture: Tuscany Essential Edition)聽說是必加,所以我只玩了一局基礎遊戲就加了托斯卡納了,加了之後也深感托斯卡納絕對是必加的擴充,可惜Board Game Arena沒有擴充可以加。

許多人會問精華版(Essential)跟沒有精華版差在哪裡?主要是多了父母卡(起始資源不同)、田地卡、工頭等,而托斯卡納改進了春夏秋冬的工人擺放,且是蒐集了玩家的意見而做出了擴充。工頭是工人擺放裡最亮眼的設計,可以不受工擺格的限制擺在自己想要放的位置,但是若不先放置,第一格佔據該位置又有額外的獎勵。而托斯卡納讓每局遊戲又多了兩個特殊的工人,可以有著一些特權行動,如何巧妙地使用該工人來進行整個遊戲,又增加了一些彈性和深度。雖然工擺遊戲是德式策略的大宗,但這款的工擺是蠻有趣的,且每局都有不大一樣的體驗,然而又不會到達非常卡的程度。非常卡的遊戲是什麼?對的就是在說你→終極鐵路,下一個遊戲就要介紹它了。然而這遊戲當然也是有些缺點的,抽到很順的訪客卡和訂單,就能一路刷分,抽到不順的卡就會一路卡死而動不了,所以也不需要太嚴肅地來玩它,畢竟運氣還是佔了不小的比例。

6.終極鐵路
Ultimate Railroads (2021)


這是一款大合集,一如新天鵝堡的風格,突襲就上市了,整合了當初2013年推出的基礎遊戲俄國鐵路(Russian Railroads)、德國鐵路(German Railroads)、美洲鐵路(American Railroads)、還有全新的亞洲鐵路、以及其他迷你擴充,算是個相當有誠意的大合集。遊戲是個很純、競爭非常激烈、容錯率低的工人擺放,規則不難而容易學習,爭議點不多,然而刷分則十分爽快,俄鐵刷到300-400很容易,高手甚至可以500分以上,而亞鐵還可以再提升到800以上。

我在線上玩了很多場,不過這一版的俄鐵相對於原始版本有做了小幅度的改變,舉例來說,以前到其中一條終鐵只有立即得10分的獎勵,現在則是得到一把鑰匙,該鑰匙除了可以選擇得10分,或是前進任一軌道x1 + 木色軌道各x1,相對多了不少的彈性。而創意片裡的第二個扳手,在新版不只可得扳手,還可以在工業軌前進2格,另外創意片也多了2把鑰匙的選項。軌道的顏色也有了變化,原本是黑→灰→棕→淺木→白,現在是淺木→綠→銅→銀→金,辨識度有變得更高一些。不過遊戲玩多場,套路其實會有點固定,搶順位、高分工程師、9級火車頭等,還是需要德國/美洲/亞洲鐵路來增添不一樣的變化,每種鐵路都可以玩個好幾把,其實遊戲CP值蠻高的。不過新人會需要帶一下,創意片、火車頭和工廠的選擇很吃經驗,若亂選會被虐殺。而橫放的火車頭若改直放就變工廠,這個創意的糾結感十分有趣,尤其是1級火車頭常常中期被棄置,但是在後期被別人揀去蓋工廠,變成得到工程師編號總和相加的分數,這個就相當可觀了。

7.卓爾金曆:瑪雅日
Tzolk'in: The Mayan Calendar (2012)


德策四天王的西蒙老師Simon LucianiDaniele Tascini合作的成名之作,兩人後來又在馬可波羅1代(The Voyages of Marco Polo)及馬可波羅2代(Marco Polo II: In the Service of the Khan)再度合作而聲名大噪。

中文遊戲的標題是「卓爾金歷:瑪雅日歷」(注意是用「歷」),倒是youtube搜尋「卓爾金曆」,會出現很多占星術教學,類似西洋星座的概念,例如哪天出生是什麼性格這樣。中國使用雙曆法,節氣使用太陽,而農曆使用月亮。而瑪雅人也是雙曆法,哈布曆和卓爾金曆,其中卓爾金歷一個循環260天(20個符號、13個周期),用來決定宗教、祭典項目的時間和占卜,但是到底為什麼是260天?目前還沒有定論,可能和金星的某數字、女性懷孕周期等有關,或者都無關。而哈布曆則是365天(20個符號、19個周期、但第19個周期只有5天),目前在墨西哥的部份地區和瓜地馬拉還有用到卓爾金曆。

台灣的繁體中文版已經斷貨好一陣子,只能買大陸地區重刷的簡體中文版,反正這遊戲又沒有文字。遊戲板用26齒的卓爾金曆齒輪和代表5個代表瑪雅文明發展地區的齒輪,包括以下
帕倫克:採收玉米
亞斯奇蘭:採收木材、石材、黃金、水晶骷髏
蒂卡爾:科技和建築學
烏斯馬爾:商業中心
奇琴伊察:放置水晶骷髏得到分數

遊戲雖然是工人擺放,但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齒輪工放,由大齒輪推到5個小齒輪前進。工人進入每個齒輪只能從最低階開始放,等慢慢轉到高階位置時再把工人取回,進而獲得對應的獎勵。遊戲對於規畫精算十分講究,容錯率低,只要計算錯誤都可能有不小的代價損失。而遊戲又有餵食機制,使用玉米餵食工人,偏偏這遊戲的玉米又是十分短缺,只能用乞討補滿3個卻必須在科技倒退付出代價。由於每一輪只能決定以下動作擇一:「放置任意工人」或「取回任意工人」,而只有在取回工人時才能收穫,這也就意味著,沒辦法缺什麼就立刻站上去補充什麼,都是要下回再說,所以遇到4個供給日時,新手玩家可說是哀鴻遍野,所以老手新手一起玩時,到供給日前一定要提醒放置工人最後一波,不然供給日那天沒資源又沒工人在齒輪上就要被扣一堆分數了。遊戲在老手新手玩家分數差距極大,老手分數可以破百,而新手可能拿個20-30分都有問題,算是比較古典的德式,只有在體會箇中的醍醐味,才會感受到樂趣。

個人有翻譯規則書摘要

8.方舟動物園
Ark Nova (2021)


一開始在決定要不要買這款遊戲時,其實頗為糾結,因為已經有重塑火星和水下城市了,若再買方舟動物園會不會重疊性太高,但看著這款遊戲的排名如橫掃千軍勢如破竹,那時大陸早就簡中版出來好幾個月,連繁中版都出來了,而台灣卻還沒消息,所以就在排名進入第4名時,果斷買了一盒,事實上證明非常值得一玩。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類卡牌構築遊戲隨機性太強,策略有限,但是隨機性能玩得有趣,也要遊戲設計夠傑出,這個設計師算是新人,可以在這個縫合怪遊戲,看到許多遊戲的影子,但是卻也縫得有趣。玩家是經營一個動物園,每個人除了有個人版圖的動物園外,還會有關鍵的五種行動牌:建造、卡牌、動物、協會和贊助商,分別放在卡槽由左而右為1-5的位置,放在卡槽5是最強行動,而放在卡槽1則是最弱行動,一旦某個卡槽的行動牌被使用後,就移至最左的卡槽1,然後其他未用到的卡牌就依序往右遞補,所以防止玩家連續幾回合都做相同類型的行動,因此規畫就很重要了,而行動牌也可以升級為背面而成為更強的行動,遺憾的是遊戲並不允許你將5種卡牌都升級,最多只能升級4種。

遊戲的個人版圖有很多獎勵和解鎖項目,也有一些拼圖的樂趣在,要先建造飼養區才能引進動物卡牌就是用來抽更多的牌,這遊戲其實不需要像重塑火星濾掉那麼多牌,甚至卡牌有時還嫌少。協會就是用來跟世界各洲交流,也可以提升動物園的數值來養更高階動物,以及透過捐款來得到分數並將方塊放置在自己的個人版圖得到奬勵。贊助商是可以增加一些特殊能力或提供更多分數來源。

雖然遊戲過程中只看數值而常不知自己養什麼動物,但構築自己的動物園還是蠻有趣的,遊戲互動不強,最佳人數為2人是因為遊戲時長偏長,所以第一次玩得有點累。目前我們玩,都會把起始聲望軌從0改為20,所以收入增加了,才能加速遊戲結束,當然時長不夠而收入增加,大家會比較想要直上大動物,使用小動物的策略就比較劣勢了。

遊戲的缺點,第一是能濾的牌有限,相對於火星和水下要濾很多牌,這遊戲牌數有限,雖然有很多目標,但不容易湊到自己想要的組合,例如成立一個萌寵園,卻得不到萌寵屬性的動物;或是跟非洲簽約,日後養非洲動物可以減3元,結果都抽不到非洲動物;或是花錢找了贊助商,結果都沒有適合的環境,因此水族館擴充我就沒跟了,因為一場遊戲時間有限,感覺只是更難濾到自己想要的牌。第二是個人版圖容易打亂,不像水下城市的擴充提供雙層面板,因此買非官方的玩家升級雙層面板還是很有幫助的。第三是主版圖設計不佳,協會版圖的上下還要分別再放牌,太佔桌面空間,所以也是要買非官方的桌墊(後來代理商遊人碼頭有出類似的),不過這些都算是可以花錢解決的,花下去就是了。

9.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
Teotihuacan: City of Gods (2018)


特奧蒂瓦坎文明在墨西哥城的東北,已有2000年的歷史(BC200-750AC),當阿茲提克人來到這裡的金字塔時,文明已經消逝,他們稱這裡為Teotihuacan,意思就是眾神之城。而進入金字塔前的那條路,則是後來的西班牙人取名為亡靈之道,但其實跟亡靈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Daniele Tascini之前是跟西蒙老師合作,而由他獨立設計的成名作,就是這款特奧蒂瓦坎了。其實這款和卓爾金曆是有些類似之處的,並不是都純粹是因為用墨西哥古文明為背景,而是因為都有用到工人擺放、餵食機制、爬軌和科技升級、而且都不需要玩家個人圖板,節省桌面空間。遊戲中是操控自己的3-4個工人(實際上是骰子)在主版圖上的8個地點順時針移動,每次最多只能走3步,然後可選擇執行該地點的行動或是拿可可。相對卓爾金曆的玉米,這款的可可雖然也是稀缺資源,但取得上是相對容易,且是可以想取得就能在該回合得到,不需要規畫得那麼嚴格,歷經日食會啟動餵食機制,多半還能餵得飽。

工人擺放成長系統是個設計上很大的特色(這個成長系統在日後的達爾文的旅程更有顯著地發揮),工人一開始點數只有1,能取得的資源和做的事很少,過程會慢慢升級直到5,如果可以想盡辦法讓3個點數5的工人都在同一個位置,那可以取得相當可觀的資源,但往往會發生站在相同位置結果可可不足,最後無法執行想要的行動,所以可可計算還是很重要。而工人一旦升級成6,就會升天,得到對應的五選一獎勵,接著就又回到點數1。

我個人簡述兩者間的比較,
卓爾金曆:教學容易而深度較高、容錯率低,新手容易挫折。
特奧蒂瓦坎:教學較複雜、深度差不多,但容錯率較高,新手比較不會挫折。

個人有翻譯玩家幫助卡,我十分訝異一款規則複雜的桌遊,竟然沒有內附玩家幫助卡,難怪大陸稱之為「眾村之城」,大家會一起村規,把玩家幫助卡印成A5再分給每個玩家一張,絕對有助於減少教學者的辛苦。
特奧蒂瓦坎:眾神之城 (Teotihuacan: City of Gods) 玩家幫助卡


10.領國者:階級霸權之路
帶領你的人民邁向勝利
Hegemony: Lead Your Class to Victory


2023年最具話題型應該就是這款吧,標題到2024年2月在Board Game Geek已進入前100名,台灣首賣95套3分鐘完售。遊戲最重要的就是不對稱玩家能力,過去大家都知道茂林源記:森林的權力之戰(Root: A Game of Woodland Might and Right),在我剛進入桌遊第一年就入坑,後來也只能無奈退坑,因為不對稱能力很難教學,4個玩家要懂4套規則,且若彼此對於對方的規則不熟悉,就不能達到有效的對抗。而領國者也是玩家扮演勞動階級、中產階級、資本階級和國家。
勞動階級基本上就是要去國家開的國營企業或資本階級開的企業上班,進而增加更多的收入和提升富足度(國營企業是金雞母,待遇比較好);而資產階級就是透過勞工來上班,將生產的商品重新賣給勞工使用,也會接海外訂單,將多餘的商品拿去換更多的錢,所以盈餘愈高分數就愈多;中產階級介於兩者之間,可以自己開中小企業讓自己人或勞工上班,也可以去資本家的大公司上班;而國家則是要扮演濟弱扶傾的角色,幫助前三者陣營之中最弱的一邊,因為分數進展是根據每輪幫助最少的兩個陣營來決定。
相對於茂林源記為架空背景,領國者是以現實的社會經濟為題材,且不會彼此差異大到完全無法理解,且如果第一次玩勞動階級,也會對資本階級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下回不用重新學習,反而會有點期待陣營換過來之後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遊戲最困難的反而是開局的時長,一開始看介紹說遊戲分為五輪,每輪四位玩家各做5次行動,總共100個行動,一輪要一小時所以五輪要五小時。實際帶團的開局感想是含教學+4位有2位第一次玩,大概要4-4.5小時,但過程中直接互動性強,帶入感佳,不過應該是要當成重度聚會遊戲,策略性說實在還是弱了點,因為遊戲自己能控制的有限,若其他三個玩家都不挺你的發展,你也很難得分。有考慮過是不是四輪就結束,但是這樣子資本家會很具劣勢,因為資本家是愈後面錢賺得愈多。遊戲另一個缺點是同一陣營重複性質較高,因為遊戲中從第一輪到第五輪其實都沒有解鎖什麼額外能力,做的事情其實都差不多,沒有什麼是後期能做而前期不能做的,遊戲時長又比較長,反覆做一樣的事會稍嫌拖沓,但是因為經濟主題和各種事件卡牌本身還夠有趣,所以玩起來體驗還是不錯的。

2.遺珠之憾


達爾文的旅程
Darwin's Journey (2023)


德策四天王的西蒙老師的2023年大作,如果不是因為出現了核子激盪(Nucleum),削弱了達爾文的旅程的光芒。遊戲還是以西蒙老師過往的工人擺放為主軸,最大的特色就是工人成長系統,一開始4位工人是紅/藍/黃/綠四取3+紫色萬用色1人,但是遊戲中可透過取得蠟封,而讓工人愈來愈厲害,進而去占更多的擺放格。

雖然BGG複雜度到達3.87,但實際遊玩體驗比不上過去西蒙老師參與的重策像是卓爾金歷和強國爭壩來得硬核,基本上都有事可做,只是效益多寡,也能解鎖個人面板的各種能力,但是遊戲的架構比較複雜、圖示也比較多需要辨認,所以學習成本相對較高。不過大致流程是要去學院取得蠟封讓工人成長;接著透過探索和航海,來取得標本和建立營地;為了維持資源的充足,要在通信行動寄信;然後拿取得的標本送進博物館,得到金錢和分數;再研究博物館標本,並把現有蒐集的資源,用來解目標板塊,進而增強能力。

那時跟的是豪華版,但豪華版也不是完整要素,有幾個小擴沒收在裡面。那時嘴嘴桌遊有開車,讓只有基礎遊戲的玩家可以收到大全套,將所有小擴一網打入,但估計中文總代理黑城堡桌遊也不會做了吧,因為這款遊戲在大陸零售整個價崩,要再投資成本做擴充的機會不大了。豪華版多的包括火地島地圖、寵物/大船/海盜/模組的迷你擴、金屬幣、升級蠟封(但會黏住所以我沒用)。

會覺得對這個遊戲比較失望一些,是因為這個遊戲是個縫合怪,將很多機制都加進來,但卻沒有太多的新穎之處,可是學習的成本卻很高,規則書我看了3次才比較熟悉一點。金錢非常稀缺,但是卻缺少一個比較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送標本、寄信、探索、航海所得到的金錢都充滿變動性而不穩定,蠻容易受到其他人影響,很多行動都被金錢卡住,跟別人佔同一本日記的不同行動格也要額外出錢。聽說火地島的金錢需求有比較緩解,只能等日後哪天玩到再說了。而得分的主要途徑,來自研究標本前進書本軌,其他方式能得的分數相對很有限,偏偏每輪能踩進探索的行動格來取得標本的機會並不多,而要透過寄信得到的行動點數也是難以預期的,變成是一款因為互動增加,可做的事太多但能做的事太少,相對難以控制自己成長的重策。

3.失望桌遊


艾瑪拉王冠
Crown of Emara (2018)


之前有看過桌遊菜鳥的十大中策推薦,AG第一款就是艾瑪拉王冠,剛好對岸有代理就買了一盒,但是中規我還是看AG翻譯的比較專業。遊戲有2個主版圖,分別是鄉村和城鎮,玩家們在這兩處各有一個米寶,然後就在上面繞圈(4格就繞完一圈了)。由於每回合限制打3張手牌,分別依序打進3個卡槽(標示:1/2/3),打到該卡槽就讓米寶前進對應的格數(1/2/3格),如何把這3張手牌妥善地分配到1/2/3這3個格子就是遊戲的主軸。鄉村主要用於蒐集資源,而城鎮則是將蒐集的資源換成分數。遊戲設計中規中矩沒什麼硬傷,對於初學者要入門中策還算是個容易理解和學習的遊戲,也沒有什麼運氣成份。但是硬要我說有什麼缺點,應該就是亮點不足吧,畢竟已經玩了百款桌遊,很多排名前面的中重策都玩過了,再來看這款就會覺得重開的動力不足,單純就是蒐集資源和換分,沒有什麼爽快的combo或厲害的流派,重複操作感比較重,最後就把遊戲出售了。


工業革命:懷特島
Brass Duel: Isle of Wight (2020)


桌遊菜鳥將知名的單人遊戲設計師David Turczi的PnP (print and play)稿件做出實體遊戲,為綁定蘭開夏的限定商品,中間還因為David的稿件問題而導致補發了2次勘誤,連牌都重印,最後都勘誤完了我才開始玩。玩法其實如果有熟悉蘭開夏和伯明翰,那麼要來學習這款的難度不會太高,但是如果沒玩過前兩者的其中一個,那難度就高很多了。

遊戲的資源除了蘭開夏原有的煤、鐵、錢以外,又多了船,而運輸則有馬路/鐵路/渡輪三種,路網要建造的項目變多了,卡牌的美術是很漂亮的,但是主版圖的地點都是用英文顯示產業,也沒有顏色區分,而不是像原本遊戲有用清楚的圖示來區別,所以在蓋建築的頗為吃力。而遊戲的進行方式,必須從展示牌堆的上下橫列各選一張打出,又導致策略施展不開,雖然跟以前一樣是手上持有8張牌,但現在打最左或最右的上下排需要多付錢,且留到下回合可能會被對方拿走。資源相當稀缺,牌常也沒有自己想要的,所以玩完的感想是,這遊戲當個限量的收藏品就好(據說只有200套),至於若兩個人要玩Brass,還是回頭去玩蘭開夏或伯明翰就好了,或者兩人局有更多好玩的策略遊戲可以選擇,像是銀河競逐、七大奇蹟對決等,寫到最後才想起竟然沒有把銀河競逐(Race for the Galaxy)放進我的2023十大遊戲,這款我在2023前半年可是努力地在Board Game Arena挑戰不知多少次,才稍微讓戰績好轉。




留言

  1. 之前失望的艾瑪拉王冠怎麼不見了XD,之前只有玩過一場覺得還行:D
    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有黎明新生還有核子激盪的心得:D
    題外話:Mario Rossi有出核子激盪的影片跟策略指引了XDD,玩完可以去看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黎明新生,上個周末才第一次開團玩2次呢,只能放在2024十大再討論了。艾瑪拉王冠我已經賣掉了,如果有機會再來寫好了。Mario Rossi我前陣子是在看他介紹達爾文的旅程,核子激盪這次我沒跟,因為中重策進貨太多沒法好好消化,與其又要學習玩縫合怪核子激盪,不如回頭再來各玩一場伯明翰跟強國爭壩?像強國爭壩的擴充策略,我都翻譯這麼久了,線下竟然還沒開過。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納克遺跡(Lost Ruins of Arnak)的詳細策略指南(翻譯)

工業革命 伯明翰/蘭開夏 (Brass Birmingham/Lancashire) 玩家幫助簡表/建築物一覽表

靈跡島(Spirit Island)的固有開局模式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