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茂林紫蝶幽谷紫斑蝶 拍攝技巧心得

前言

世界僅有的兩處越冬型蝴蝶谷,一個是茂林紫蝶幽谷,另一個是墨西哥帝王斑蝶谷。每年都有茂林賞蝶季,身為住高雄的人當然也要來體驗一下,蝴蝶中午就休息了儘可能要一大早就到訪。之前逛了姿沙里沙里步道(Zishalishali Trail)和生態公園,也看到了很多紫斑蝶,以前很少在拍微距攝影,在拍紫斑蝶時,一開始也吃了一些苦頭,以下分享一些心得:

對焦原則: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焦距對焦時,要對著花不是對著蝴蝶,對焦完後轉手動模式,配合腳架和快門線,眼睛不用看相機,只要專心看蝴蝶,蝴蝶一靠近花,就立刻無腦狂按快門線。

淺景深?其實淺景深真的無妨。

光圈開大和ISO拉高無妨,快門很重要,最好是1/1600上,景深不用太在意,因為長焦下必然很淺,我的光圈是設在F/5.6-8,其實更淺一點也可以。為了追逐深景深而縮小光圈,換來慢速快門絕對是得不償失。

錢井深和器材先決?其實並不總是要昂貴的200mm微距鏡才能拍。

並不是一定要有微距鏡才能拍,我拿的是便宜約1萬元的長焦鏡,等效焦段至少要200~300mm為佳,也可以靠微距鏡裁切了。我那時持有的微距鏡只有60mm F/2.8,基本上是拍不清楚的。

陽光,就是那道光!

有太陽出來時要把握,因為能夠獲得更佳的快門值。一開始拍攝還有點陰天,後來太陽有出來,我中間有幾張快門到達1/4000,其實1/1600都還不太夠,因為紫斑蝶只有在打開翅膀時才看得到紫色,不然平常拍攝大多是褐色的就沒那麼好看。


以下使用的相機/鏡頭

相機:Nikon D610

鏡頭:NIKKOR AF-S VR 70-300mm F/4.5-5.6G ED

拍攝日期:2016/12/4

光圈:F/5.6,快門:1/1600,ISO:6400、焦距270mm

光圈:F/8,快門:1/4000,ISO:5000、焦距260mm

光圈:F/8,快門:1/3200,ISO:6400、焦距70mm,可見焦距70mm只能拍到這樣的大小。

來看日本流傳的一個故事:
有人問:「杜鵑不啼,欲聞其啼,如之耐何?」
(若杜鵑不啼叫,想要聽牠的叫聲,有什麼辦法嗎?)

日本叱吒風雲的『戰國三傑』是這樣回答的:
織田信長:「杜鵑不啼,則殺之。」
豐臣秀吉:「杜鵑不啼,則誘之啼。」
德川家康:「杜鵑不啼,則待之啼。」


那拍攝紫斑蝶呢?等待牠來到你對焦的花朵上,是最好的做法。


#本段引用並改寫自茂林國家風景區的內文介紹:紫蝶幽谷並非一個地名,而是蝴蝶研究者用來專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態現象。專家們發現紫蝶北返的飛行蝶道,路線自茂林開始,經過月世界、嘉義達娜伊谷、雲林林內鄉湖本村、彰化八卦山、台中大肚山、苗栗火焰山,最後到新竹竹南,銜接成一條蝴蝶的高速公路,更被國際旅遊聖經之一,於2011年發行的《米其林台灣綠色指南》(和一般人熟知推薦餐廳的米其林紅色指南不同),38個推薦為三星級(最高等級)必遊景點之一,而紫蝶幽谷是台灣唯一獲選的生態旅遊景點,這些群聚茂林紫蝶幽谷的成員主要為: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斯氏紫斑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熱力狂飆 (Heat: Pedal to the Metal) 規則重點整理

大創造時代 (Age of Innovation) 規則摘要

終極無可爭辯的方舟動物園(Ark Nova)地圖等級清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