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之旅 2021/5/14 Day7【東引】烈女義坑、太白天聲、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海現龍闕、靜伏鱷魚、 國之北疆/羅漢坪、三山據點、燕秀潮音/老鼠沙石林、安東坑道、東引指揮部隊史館

第7天 5/14(五) 東引
行程 烈女義坑→太白天聲、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午餐→海現龍闕→靜伏鱷魚→
國之北疆、羅漢坪→三山據點→燕秀潮音、老鼠沙石林→安東坑道→
陸軍東引指揮部隊史館(疫情因素未開放)→晚餐


早餐:呷尚寶早餐店
午餐:東引遊客中心 北緯26度咖啡 (推薦:繼光餅)
晚餐:朝露麵
住宿:迎賓民宿



因為船都是中午到東引,所以上午東引遊客很少(只有住兩晚的遊客才能上午出來玩),有什麼地點想要多拍幾張的,儘量要把握中午午餐吃飯前拍攝。而下午團客的遊玩方向多半是先燈塔再國之北疆。上午當然要先去容易人潮爆多的東湧燈塔,缺點是中午前拍燈塔都是逆光,但下午遊客會很多,這個只能自己做選擇了。


由於昨天天氣不好,重點行程都在今天才開始。在造訪燈塔前,我們會先來到烈女義坑,懼高症者請小心走下階梯。這處位在東引島東側、天王澳的後方,一座近百公尺高、近乎垂直的天然海蝕崖,氣勢懾人。相傳清朝末年,海盜洗劫東引,島上漁民被海盜殺害,妻子逃至此海蝕崖,海盜欲強擄奸淫,漁民之妻頑抗不從,縱身躍下投崖殉節,後人感念其貞烈,因此將之取名為「烈女義坑」,山牆上刻有「忠烈傳千古」五個大字。



然後我們就開始展開燈塔之旅,首先會先經過一處紅底白字的牌坊,寫著「太白天聲」。據說在春夏之交的霧季,雨霧迷離,朦朧的霧氣將石頭遮掩,加上風聲與海浪澎擊沿岸岩石的潮聲交錯,若隱若現有若太虛幻境,因而得名。我們今天到訪雖然天氣還算炎熱,但也是低空霧氣蠻濃的。



霧氣慢慢散去後,比較看得到前方的視野了。
照片中間右側凸起的岩石,是昨天造訪的「一線天」,
而照片左側上有幾根在海上凸出的岩石,是「老鼠沙石林」,
必須進入燕秀潮音的管制區才能看到。

往燈塔上方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坡度不陡,可以輕鬆步行。隨著霧氣逐漸散去,坡度愈來愈高,視野也是愈來愈好。




接著就來到今天早上的重頭戲了:東湧燈塔,又稱為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上,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亦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純白色的磚造塔身,高13公尺,洋溢著18世紀歐洲式建築風格,聳立於懸崖峭壁上。興建起源於光緒27年(1901年),長450英尺的輪船「蘇布輪號」行經東湧附近,因觸礁沉沒,雖乘客及貨品都安然無恙,但船公司損失慘重,又由於三都澳開埠後,進出口貿易額倍增,終於促成東湧燈塔的興建。1988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

一路爬到燈塔最上方,景色才能一覽無疑喔,本來今天早上是想要來這裡拍日出的,但半夜霧氣實在太濃而作罷,而隔天一早就得搭船,拍攝東引日出的遺憾只能放在心裡了。






中午來到東引遊客中心,紅豆牛奶冰和繼光餅不錯吃。(遊客中心的食物難得還不錯的)

不過昨天晚上開始的胃抽痛還在,只是上燈塔時抽痛都還算可忍耐,

但是午餐過程中,身體竟然開始發冷,

太陽怎麼曬,都還是覺得蠻冷的,

只好用餐完後回民宿吃退燒藥休息一個多小時,

不然下午行程還真不知該怎麼辦,難得天氣可以這麼好。




燈塔外的觀景點,欣賞中柱島和西引島的視野極佳。


遊客中心的外面陽台,有個東引燈塔的縮小版。


午餐過後休息了一陣子,燒也退了,精神上也比較恢復,

接著就要趕往國之北疆,再次經過昨天拍攝的海現龍闕,

能見度極佳就忍不住停下來再多拍幾張。





在西引島會路過一個涼亭,寫著「靜伏鱷魚」。


接著就來到國之北疆的停車處了,可以回頭看見來時的路非常地陡啊,

而且機車還要避免騎在石頭處,好像在考驗有下坡的直線七秒。



國之北疆的廁所在剛爬坡的右側下去,可以說跟軍營在一起。



前往國之北疆的路上,往右側俯瞰。


往清水澳管制哨西北方向順著道路前行到底,就是中華民國的國之北疆,

但其實真正的台灣最北端極點可是位在羅漢坪岬角外海中的小礁石「北固礁」!

(座標位置N26°22'58.8" E120°28'34.0"),

岩礁上是不能住人的,會隨著潮水的漲退,時而隱没或出現,基本上不等同於島嶼。

可以參考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第 121 條島嶼制度,

對於「島嶼」或「岩礁」另有其定義,且賦予不同的海域權利。

條 文內 容
第 121 條 第 1 項「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第 121 條 第 2 項「島嶼」可享有和陸地領土一樣的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
第 121 條 第 3 項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


北固礁就在照片左前方的遠方了。


下午來國之北疆拍照沒問題,就是拍羅漢坪會比較背光。


國之北疆附近還有一個三山據點,部份圍起來整修中,但俯瞰東引的視野還是很好的。

西引的行程就到這裡結束,然後就是要一路下坡回到東引島了,把最後幾個景點快速蒐集完畢。







回到東引後,來到上回因為開放時間已過而無法進入的「燕秀潮音」,

因為屬於軍事景點,開放對象僅限本國人士,

團體(旅遊團、公司或機關)、個人(散客、背包客)遊客,

經管理者(衛兵)核對身分證,完成申請即可進入參觀。

樓梯一路往上走,兩條路最後是會合的,會看到最高點左側的老鼠沙石林。


燕秀潮音位於東引海龍蛙兵的舊址(已裁撤,但仍有其他部隊駐紮),

海龍蛙兵的全名是中華民國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兩棲偵察營,

海龍蛙兵於金門有兩個連(營部連:料羅灣儲訓隊、偵一連),

澎湖西嶼牛心灣的偵二連、馬祖南竿鐵堡的偵三連各一個連,

而馬祖東引偵四連於2012年3月28號精簡裁撤,

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水鬼摸哨已成歷史。


 此處為一處天然形成的濱海風洞,四面絕壁沒有開口,

藉著谷底裂縫與大海相通,潮汐時潮水灌進谷底接擊岩面引發迴響,故名「潮音」,

而由於本島海風強勁,燕子多無法在屋簷下築巢,昔日都棲息在山谷中,

「燕秀」乃本地方言「燕巢」之意。

可惜的是國軍進駐後,常在附近舉行實彈演習,

槍砲聲使得燕子飽受驚嚇,後來便不在該處築巢。

站在山谷的制高點,可以360度欣賞四周的海崖、海灣、海岬及海蝕洞等多種不同景觀。





行程太多,安東坑道沒力氣走下去了,天色也比較晚了。




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隊名:「忠義部隊」,前身為陸軍反共救國軍指揮部,

為中華民國陸軍直屬的地區指揮部,

不歸馬祖防衛指揮部(馬防部只管南竿、北竿高登、莒光三個大隊)管喔,

可見東引的軍事地位多麼重要。


而照片前方就是全球不到百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牠的存在就像神話般令人驚訝和期待,

在國際上,《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是將牠列為「極危物種」,

也是馬祖「縣鳥」,梁皆得導演花費20年拍攝的記錄片《尋找神話之島》,

預告片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介紹這麼多,重點是隊史館因為疫情沒開門!

但是風景還是很不錯的。



晚上用餐地點是「朝露麵」,今天比較沒有弟兄島休了,吃飯地點的人潮也少了許多,因為昨天也不少人來這間的,所以決定來試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納克遺跡(Lost Ruins of Arnak)的詳細策略指南(翻譯)

工業革命 伯明翰/蘭開夏 (Brass Birmingham/Lancashire) 玩家幫助簡表/建築物一覽表

靈跡島(Spirit Island)的固有開局模式 (翻譯)